【深入講解】Be 用法,Being 用法。除了has been/have been【完成式】
Be怎麼用?為什麼連續又been又being?
關乎Be的變化,在高小已經是考試常見的題型。Be的形態: is am are【現在式】;was were【過去式】;will be/shall be【將來式】;has been/have been【完成式】,相信不少同學都已經掌握得不錯。但是,其實be具体上是有4種可能意思,而運用時都各自受不同的Grammar規則所影響,這個就不是很多同學都清楚。
這篇文章就是想搞清這4個可能意思及每種意思背後的grammar rule。
1. Be=是/作為
背後Grammar Rule: 後面會以noun作其Complement(補語)。
例1: I am a man.
‘a man’這個名詞放在am (be的現在式形態)背後作Complement,所以該Be翻譯成〈中譯:我【是】一個男人 / 我【作為】一個男人〉都可以。
例2: Being a man should take such responsibility.
‘being a man’這詞組,a man 在be後作該Gerund的Complement,所以翻譯成〈中譯:【作為一個男人】應該承擔此責任。〉
另外翻譯成「作為/成為」的例子:
Being a professional gives us the reason to abide by our code of conduct.
(作為專業人士給我們一個理由去遵從作業守則。)
Being a human is already a legitimate reason to be a environmental-friendly person.
(作為一個人類已經是一個合理理由讓自己成為環保者。)
2. Be=虛字(不翻譯)
背後Grammar Rule: 因為Subject/Object必須要是noun【語法金律】,be (to be/being)的出現能將「不是名詞的詞彙轉化成【名詞詞組】」,所以,這個Be是功能性的,不須翻譯。
例: 我害怕孤單。 (害怕=dread; 孤單=alone)
有些同學會翻譯成I dread alone. (錯的!因為違背了Subject/Object必須是noun的語法金律,其中alone是adv.卻是Object身份。)因此,只要將alone變成being alone(名詞詞組)就乎合grammar rule了。
所以,這句的正確翻譯是I dread being alone. 其中的being是功能性的「虛」字,不須翻譯。
另外「不須翻譯」的例子:
We cherish the time of being together.
(我們珍惜一起的時間。)
This is the act of being selfish.
(這是自私的行徑。)
這兩個例子中的of是preposition(介詞),因為介詞後是必須跟noun的,而together是adv./ selfish是adj. ,於是必須加一個being 在該字之前,成為一個「noun組合」,故該be是不用翻譯的虛字。
3. Be= 被
背後Grammar Rule: 因為be+p.p(past participle過去分詞)是「被動式」的固定形態。
例1: The fishes were eaten.
Be (were為其過去式形態)的後面是eaten(p.p.),所以該be 應翻成「被」:〈中譯:那些魚當時「被」吃掉。〉
例2: Being scolded helps your growth. 當中being這Gerund的後面是scolded(p.p),所以應翻成「被」:〈中譯:「被責罵」幫助到你的成長。〉
另外翻譯成「被」的例子:
I don’t want to be punished.
(我不想被罰。)
Being criticized may be a painful process for self-improvement.
(被批評可能是自我改善的一個痛苦過程。)
由於be之後的punished/criticized屬於p.p(過去分詞),於是這個be會翻譯為「被」。
4. Be= 中(進行中)
背後Grammar rule: 因為be+Ving 是進行式(進行中)的固定形態。
例1: They were eating fishes then(那時).
Be的後面是Ving,所以應翻譯成「正在…中」。全句翻譯成:他們那時「正在吃魚中」。